早在大学四年级,Y就到一家软件公司实习了,实习薪水2000多元。临近毕业时,X公司的老总给他打了个电话,想请他帮忙建设企业网络,他们正在投资六千万建设厂房和办公大楼。Y欣然应允。
随后,Y就帮忙负责设计网络、招标、采购设备。X公司的老总非常器重他,他也觉得非常充实、愉快。随后,Y就没去原来的软件公司实习,而是留在了X公司实习。尽管实习费不高,但工作比较充实,是负责弱电工程(网络、电话、监控、catv)的具体实施。
当时,Y就立志将来做一个CIO,要为这家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做出点成绩。后来,Y满腔热情地报名参加了“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考试,并拿到了证书。毕业后,很自然地就留在这家公司。
经过两年的锻炼,Y渐渐成了IT部门的骨干,相当于IT部门的主管。尽管部门的人不多,但工作比较充实。Y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维护弱电系统,网络维护,电脑维修,软件安装,以及有关信息化项目的鉴定验收资料(是一个市级项目,主要是来验收公司的智能设备)。偶尔,还给个老总做个演讲文件等。但是,至今没有实施过任何信息系统。
公司的一个副总曾对Y说,他很看重Y,Y很受领导器重。
又过了两年,Y慢慢就觉得心里有些不平衡了:现在公司的信息化一直没有新进展,缺乏锻炼机会。另外,作为传统企业的IT部门,虽然干了不少事,可薪水不高,远没有一些软件公司的工资高。
Y很困惑,目前,IT部门的职能就是维护系统和网络,仅仅是“修理工”的角色。想提高技术吧,缺少实践机会;想深入行业中,涉足管理,使IT部门日后成为信息化实施的主导吧,又觉得没有那个能力,特别是,信息化战略规划一般是由专业咨询公司才能做的工作,IT部门怎么能做得好呢?
当前,Y还遇到了一个跳槽的机会,有一家软件公司要挖他,想让他做一些具体的软件开发工作,薪水比现在要高。
Y很困惑,到底是去,还是留?如果留下,是不是一辈子就干“修理工”的活儿呢?如果跳槽,又背离了自己朝“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初衷。
一般,IT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往往决定了该部门人员的职业发展走向。一些信息化做得好的企业,IT部门的地位相对较高,IT人员的发展前景比较好。相反,信息化起步比较晚的企业,IT人员的职业前景相对黯淡。
IT人员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呢?面对当前的困惑,以及外界的诱惑,Y是去,还是留?
点评:
跳出目标看方向
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让自己既能安心在目前所在岗位上积累学习,又能促使个人的职业发展曲线保持上升的发展趋势。
从职业发展周期来看,毕业四年的Y,此时正处在一个自我反省与客观环境评价进行对比的“矛盾动荡期”,即,一方面,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学习后,自己是否获得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另一方面,企业所提供的机会和资源是否能够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在两方面比较与评价之后,来思考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Y从大学刚毕业就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成为企业的CIO,并且为这个目标而不断的努力。这和那些只求在公司中有“一口饭吃”,谋得“一官半职”就满足的人们相比,他有着更清楚的奋斗目标,因此,他才会陷入到“痛苦的抉择”中。
但是,由于Y狭隘地理解了“目标”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差别,Y才会陷入到过于具体且狭窄的目标中,反而缺乏客观地评价自己与外部环境的能力。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不清楚职业发展规划的含义和发展规律有关,而只是粗浅的将“目标=方向”,才导致“抉择”的问题。
从三个方面做职业规划
那么,“职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什么(what)?在何种时机下进行规划(when)?应该如何来进行规划(how)?这是所有与Y有着类似困惑的人们所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对自己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应该规划什么?
首先,规划的对象是自己,就是要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往往受到当前条件和价值观的影响,所谓的“最大发展”是会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
这就说明,人不可能对自己的规划在一夜之间一蹴而就,这里的规划其实包含了“长期计划与阶段反省”的含义在里面。
第二,要清楚“两种目标”。即规划自己的外在职业生涯目标和内在职业生涯目标。所谓外在职业生涯目标,指未来期望的职务目标、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经济收入、工作地点等。所谓内在职业生涯目标,指要求未来具备的观念、能力、成果、心理素质、知识体系等。
而外在目标是内在目标的表现形式,内在目标才是职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仅注重外在职业生涯目标的设计,那么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往往会容易迷失方向,出现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行为。
第三,要进行“两类规划”,即人生规划和目标规划。所谓人生规划,就是要大概的为自己的生命设计一个“活法”,扮演什么社会角色,这个规划的意义不在于去做什么,而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哪个年龄阶段去做哪些事情。
所谓目标规划,要在自己职业生涯中设计阶段的目标,一般以3~5年为一个周期,要把这个时间内要实现的状态,以具体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人生规划是我们所有行为的最终要义,不管我们在做什么从事什么职业,最终要体现在自己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体现出什么样的价值。而目标的规划,则让我们从“遥远”的规划中看到希望,知道自己怎么样一步步达到最后的目标。
选择合适的规划时机
接下来,在什么时候进行规划?“想什么时候规划就什么时候规划”的想法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的。太早,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的价值、兴趣和优势所在;太晚,则可能错过了最佳的积累时期。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发展阶段、环境、个人条件不同,不可能存在统一的最佳规划时间,但是每个人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来选择现在是否是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最佳时机。
第一, 是否缺乏“合度”?即你与这家企业、与你所在的岗位是否“合得来”?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已经将你的自身优势排除在外,你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如果你对目前的岗位不适应、不喜欢,你就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了。
第二, 是否缺乏“深度”?即便你与企业、所在岗位有较高的“合度”,但是你发现你所在岗位的技能对于你来说已经没有可以学习的技能了,也就是你只在输出而没有输入了,你就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问题了。
第三,是否缺乏“广度”?根据你对公司文化和价值的判断,自己是否有希望从事与自己所在岗位相关性的工作?或者对于自己来讲,是否有兴趣从事这些相关的工作?当你在一家公司的发展区间受到了限制的时候,你要小心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可能具有威胁。
总之,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让自己既能安心在目前所在岗位上积累学习,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避免盲目跳槽,同时又能促使个人的职业发展曲线保持上升的发展趋势。
四步规划职业发展
如何进行进行职业发展的规划?美国学者罗宾斯(S.Robins)博士将职业生涯分为5阶段?探索期、建立期、职业中期、职业后期、衰退期。在每个发展阶段,职业发展规划的侧重和要点有所差异。
结合Y的情况,我们重点介绍人们在建立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方法。该阶段的特点是,已经完成了从学生时代到企业员工的过渡,开始从学习阶段进入到进步提升阶段,为下一个全面掌握阶段打基础。对其进行规划的方法分为三步走:
第一,选择方向。在综合了个人经历、志向、兴趣等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个人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例如Y要在3~5年的时间内,从事与IT有关业务的管理性质的工作,能够独立运作项目。
第二,条件分析。自身尚不具备哪些能力?目前最大的优势和资源有哪些?现在尚缺哪些条件?例如对于Y来讲,要成为一位具有高级管理能力的CIO,目前尚不具备任何优势资源。因此他必须通过技术锻炼和管理经历的积累获得这种资源。
在目前有了基本管理经验的基础之上(优势),尚缺乏较强的管理素质和战略眼光,在沟通能力和专业技术方面欠缺(劣势),现在要正确判断B公司是否真的没有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是否尚缺条件)?这家公司能否为自己提供弥补不足的机会(是否是机会)?
第三,目标分解。将职业发展方向细化到每一年的工作目标中,具体可以从内在和外在的发展目标进行计划,例如一年内完成哪类项目、做到什么职位、年薪计划(外在目标),如何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掌握哪些技能、锻炼哪些素质(内在目标)等。
第四,实施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及阶段目标实施结束后,要进行第五步的阶段总结。
当然,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不像一根被压紧的弹簧,只需要自然扩展就可以了。它的目的不是束缚人们,而是有意识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因此,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目标的认识,也是可以左右摇摆的。而且可以在各种经历的尝试中,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这样,人们的职业生涯就可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免责声明:中国人力资源网新闻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中国人力资源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篇:“核心员工”招聘技巧
下一篇:浅谈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