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金融研修学院作为中国工商银行的直属学院,近年来,在服务工行改革,建设学习型银行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值此长春金融研修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记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培训体制改革,推进学习型银行建设,采访了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春满。
记者:建立学习型银行是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您对“学习型银行”的概念是怎样理解的?
李春满:所谓学习型银行可从以下四个层面加以理解:首先,学习型银行应该建立“共同愿景”,这是银行之所以成为学习型银行的前提,共同的愿景可以为员工学习提供焦点和能量;其次,学习型银行应该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银行中,学习成为一种时尚,知识为员工所追崇,人才为管理者所赏识。善于不断学习是学习型银行的本质特征;第三,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与发挥;第四,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指导下,全体员工能够为实现共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工作,从而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您认为在银行的未来发展中,培训将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李春满:培训作为一种竞争战略选择,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培训成为永恒的主题。建立学习型银行除了建立一种有利于员工学习的氛围与机制,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设计和工作需要努力进行自我培训外,当然离不开银行根据业务改革与发展需要为员工提供的高质量培训。
银行业作为中国最具挑战性的行业,其员工培训与开发对于应对外资银行挑战,融入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并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重要意义。站在科学技术未来发展及其对银行业员工培训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一视角,现代银行业培训与开发将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培训将与新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新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培训和学习方式。网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及其他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培训提供了新的载体,使其可以借助于网络而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使低成本高效率的远程教育得以实现。未来,多媒体、国际互联网和其他新技术在培训中的运用将日益广泛。归纳起来,新技术对培训的影响是:培训成本将呈下降趋势;培训规模将不再受到培训场所等硬件设施的局限;新技术将使培训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培训的综合效率和效果;培训者将利用新技术把有利于提高参训者学习效果的学习环境的各种优点集中到一起。
二是智力资本的储存和运用对于培训的意义将更加深远。培训是为了使员工掌握更加适合现代技术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必须强化培训中智力资本这一概念。培训者拥有或可以提供的智力资源越多,它能为参训者提高知识技能的帮助就越多。因此,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培训者占有和储存更多、更优秀的智力资本,其空间范围应体现国际性。
为此,培训部门或培训人员要增加新的职能,以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培训,其中咨询的功能将被强化;培训者还必须充分了解新技术,并能使使用者快速、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强化智力资本的储存、管理和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三是培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将发生变化,培训组织趋于虚拟化。培训组织的虚拟化可作这样的理解,一是新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导致的培训组织的虚拟化,即培训组织由原来的人或实物,转而被各种电子信息流所取代。培训可以借助于电子信息流从容、有序地展开,不受组织形式或硬件设施的局限,培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培训可以跨越地域、时空在任何时点进行,传统的培训模式将被打破。二是在一个公司或组织内部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但每个部门却都有人具有或承担着培训与开发的职能。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银行的组织形式与内部构成要素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对员工素质能力要求的变化。同时,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例如与银行相关的法律发生了变化,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些规则进行了重新的修订等等,员工培训与开发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进行不断的变革。
记者:根据商业银行培训的发展趋势,长春金融研修学院进行了哪些改革?学院通过哪些措施,使现代培训理念体现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
李春满:员工培训新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直属学院文化企业的市场定位,建设多方位智力服务型现代文化企业成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我们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并分解细化为每一个部门具体的年度执行计划。
学院党委积极应对银行业务改革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对员工培训带来的挑战,在深刻分析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明确了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应具备的功能:即经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全行培训考试中心和信息咨询中心,总行重点培训项目研发基地和远程教育课件研发制作基地。具备培训(含远程教育)、咨询、研发、科研、信息、会议等六个方面的功能。实现学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们加大了院内资源整合力度。一是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为了改变培训项目开发、市场营销“两头小”,岗位培训“中间大”,用于项目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力量比较薄弱,独立面向市场求生存图发展的能力较弱的现状,学院党委将推进培训、营销、开发、服务一体化经营作为重要任务认真抓好落实。实践中,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打破培训、营销、开发、服务的部门配置和管理界限,将现有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学院整体优势,提高了学院的综合营运能力。二是整合人力资源,创新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工作效能。在对学院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学院党委针对某些部位存在职能“挂空”、工作“苦乐不均”等现象,按照建设智力服务型学院的要求整合人力资源。
目前,我们正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即由接待服务向教学服务转变,由计划规模培训向质量效益培训转变,由系统内被动培训向市场营销培训转变),向“三个转型”(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工作业绩,实现由接待培训向经营培训的转型;把工作能力转化为经营效益,实现由阶段性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把近期工作目标转化为长期工作任务,实现由行业培训中心向国际国内培训研修基地的转型)跨越。
免责声明:中国人力资源网新闻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中国人力资源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篇:兼并与收购中的企业文化融合
下一篇:企业如何培训好经销商